博客归档

看温家宝温州行,浅谈政府诚信危机

动车事故发生一个礼拜了,昨天看到温总理去事故发生地点视察。看了温总理接受媒体的采访讲话。

原来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就有人质疑,为什么每次有什么天灾人祸,总理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次怎么没有见到温的身影呢。老实说,我当时也有一些疑惑,甚至有些担心,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因为我一直感觉温是体制内相对比较健康的力量。

前不久不是刚传出江泽民病逝的假消息而引起人们对高层政治斗争的猜疑吗?还有再之前不是因为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案件,而传出与温的什么秘书有牵连吗?当时想,是不是温有意回避呢?

昨天看到温的讲话,原来他病了,躺了十一天。这也难怪。

可是问题是温到了之后,看到报纸网络,居然还是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甚至骂声。说什么温一直作秀,说过的话不算,什么的。

再联系到这次温州动车的处理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和质疑,甚至包括许多体制内的质疑声音,在我看来,恐怕不是温总的缘故,而是政府的诚信出了问题。

我前不久写过一文《动车事故:怎样才能给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就提出过诚信问题。认为只有独立调查,铁道部回避,只有具有公信力的组织负责调查处理,才能取信于民。要不然,这句“给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不,现在传出来的初步调查报告,直指是人祸。新任上海铁路局长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上承认,惨剧因讯号设备设计出现严重缺陷及人为疏忽引起,而中国国家电网经检查后,驳斥铁道部的“雷击肇祸说”,怀疑惨剧起因另有内情,铁道部难辞其咎。这些初步调查结果驳斥了原本铁道部将事故归咎于天灾的谎言。

可是,就算是这样的可能接近事实的报告,在网络上还是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样的调查组,是否具有独立性本身是值得怀疑的。而铁道部的信用则完全破产了。

中国政府的许多部门这些年做了许多坏事,笨事,缺德事,包括教育,医疗,食品卫生,生产安全,住房建设,信访,等等许多主管部门,做了许许多多伤害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已经对这个政府失去了信心。这不,这次动车事故发生,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有人说任何交通工具都会出交通事故,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中国的老百姓对技术原因,对天灾,是能够理解的,可以容忍的。但关键是出事之后的处理,是否隐瞒实情,等等,是值得怀疑的。这些都是人为的。而正是这么多年来出现的政府职能部门对老百姓的侵权行为,渐渐的,已经使得老百姓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一个人也好,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信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不少人来说,信用甚过生命。对政府来说,如果你失去了信用,那你就不能有效管理,不能有效行政。

我转载的一篇微博里,有这么一句话:

“记者又问一位大妈:您认为铁道部和红十字的区别是什么?答:一个要钱,一个要命;记者:那他们的共同点呢?答:都不要脸。”

这些都反应了政府的信用危机。

所以,我认为,温总受到质疑,归根到底是因为政府已经陷入了信用危机,这是很严重的事情。

对温总本人,我始终是很敬重的,认为他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行使作为总理的职权。但可以感受到他的无可奈何。

有意思的是,他在温州的讲话透露,动车事故发生之后,胡锦涛先生第一时间指示要全力救人,温在知道胡的指示之后才打电话给铁道部,要求救人。虽然温当时在病中,也说明了温做事的谨小慎微,需要等到胡作了指示之后才作指示。

这与四川地震时,温的飞机刚抵北京机场,他知道后,立即再乘飞机去灾区的情形相比,是不同的。后来透露出来的消息说,当时胡还在睡觉,可见当时温并未等到胡作出指示之后才行动。

这是耐人寻味的。不过,看温的讲话,知道主席总理都是第一时间要求要救人的,这两个人,至少还有那么点儿人情味,还是不错的。

这次出事,死难者家属请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镇压,媒体也比较开放些,这些都是好的。做得好就要鼓掌。所以给这两个人一点掌声。

有人会问了,政府信用危机何解呢?其实也不是很难,就如我文《动车出轨撞车事故,撤了铁路局长书记管用吗?》所说,需要检讨政府角色,把应该由社会去办的事情交还给社会。比如说这次的动车事故,就有人说应该解散铁道部。本来,在很多国家,铁路运输等等都有社会来办,而不是政府经营。

一旦政府不在参与这些应该由社会承担的具体事务,那么政府官员的油水也就会减少很多,贪污腐败现象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那些事务推给社会后,政府可以起到监督,管理,和裁判的角色。这样一旦出了事故,政府调查起来,处理起来就会比较独立,也无需遮遮盖盖,躲躲闪闪,不会像现在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这样百姓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埋怨政府,有的时候我觉得政府也挺委屈的,你看温先生带病视察,说话说得很有人情味,但还是不被理解,这不委屈吗?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不定真正做的时候,又出现过去国有企业改革时的那种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但是政府信用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将影响到政府的管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动车事故:怎样才能给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7.23”动车事故发生已经好几天了,事后的处理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包括掩埋出事车头,包括小伊伊差点儿被活埋,等等。网络媒体上到处都是关于这件事的议论。

今天很高兴的看到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做出对这件事的指示,说要给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具体内容是:

“。。。 抓紧查清事实,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调查处理工作要公开、透明,结果向社会公布,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会议指出,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事故和建筑物、桥梁垮塌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这些问题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教训极其深刻。”

从国务院会议可以看出,温先生承认现在的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这同这个网络上的不少极左奴才们的观点是相左的。

我前天发出一文《动车出轨撞车事故,撤了铁路局长书记管用吗?》,提出质疑,在问题还没有弄清楚之前,匆匆忙忙处理局长书记,与事有补吗?我提出应该从制度层面检讨政府职能。因为这件事情以及后续处理折射出制度的缺陷。政府管的事情太多,该管的却没有管好,不该管的手伸得很长,什么都管。

可是那篇文字发表后,一些受党的传统奴性教育的极左人士,认为这是上纲上线,极力为党辩护,不承认制度上有什么缺陷。现在看了国务院会议新闻,看来这些极左人士比党中央国务院还要爱他们那个党,真是比党还党。那个党应该请这批左棍们回去当总理当书记了。

我看,温总倒是个明白人,知道问题在哪里。只是没有说明白该怎么办才能给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其实这件事本身并非特别复杂。但是,就如我文《动车出轨撞车事故,撤了铁路局长书记管用吗?》里所说的,“一旦政府参与到很多日产生活的运作中去(比如铁路的运作实际上是操控在政府手中),又出现事故的话,政府就很难再扮演调查处理的角色,因为这里有利益冲突”。

所以这件事情的后续调查处理工作由铁道部本身去做是非常不合适的,就算你撤销上海铁路局的书记局长,你的任何处理都会受到质疑,何况铁道部本身记录不好,前不久才出现贪污丑闻,涉及原铁道部长等关键人物。所以铁道部在处理这件事故上是缺乏公信力的。

凤凰网上有网友提议,认为铁道部应该回避,他建议由全国人大介入调查。我不知道他的提议有没有什么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人大可不可以介入调查。但我认同铁道部回避的说法。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由国务院授权成立独立调查组,进行独立调查,结果向全国人大汇报,并向公众公开。调查小组应该由相对独立的民间学者组成,可以包括日本等国的高铁专家等。

只有调查的过程,程序公开公正,调查的结果才能公开公正。只有具有公信力的组织负责调查处理,才能取信于民。

要不然,这句“给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关注中国民营企业的生死存亡

我一直关注中国的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二月份写过一篇短文《中国制造业的困境:高汇率,高通胀,高工资,高房价,高利率》,关注中国的制造业,谈了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包括高通胀引起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高汇率和高利率引起的直接成本的上涨,高工资引起的员工工资成本的上涨,以及高房价引起的租金成本的上涨,等等。

四月份又写一篇短文《治理通胀必须对症下药》,认为现在的通胀,不是纯粹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一味地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会让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雪上加霜,日子会更加的难过。所以呼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扶持民营企业。

这不,这两天看报道,浙江温州中小企业连续遭遇资金链断裂,进而或破产,或倒闭。先是温州乐清老牌企业三旗集团濒临破产,后又传出温州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消息,而几乎同一时间,温州另外一家知名企业江南皮革也因为巨额欠款而倒闭。

温州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指标作用。这说明现在的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到了生死的边缘,在挣扎求存。

另外,据明报报道,内地制造业增长放缓,四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跌至52.9%,比预期的54%来的低。PMI指数超过50%表示扩张,在PMI各分项指数中,新订单出口指数跌幅最明显,创下半年新低,这预示着出口增长放缓,甚至有下降的可能。

在生产指数方面,也同样下跌,这些都验证了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的判断。

我想,接下来,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和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短期内恐怕都不会放松,如果没有其他有利因素,这些制造业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恐怕凶多吉少。

就如我《中国制造业的困境:高汇率,高通胀,高工资,高房价,高利率》文里所指出的,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是导致成本上涨的最直接的原因,而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更加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让这些没有关系的企业,告贷无门,制造了资金链的危机,从而可能迎来债务危机潮流。外加内地工资的大幅上涨,房价的高企造成企业租金的上涨,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对制造业不利。

据说现在的很多民营出口企业,订单减少,也不敢生产,因为不生产就会死,而接了订单生产的话,则死了更快,因为已经是无利可图,或亏损经营了。

我想,如果这些民营企业大量的倒闭,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将是深远的,包括失业率将会攀升。老百姓现在已经面临高通胀的压力了,如果再来个高失业率,那日子恐怕会更加难过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只靠房地产业,也不能只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这些民营企业主要是八十年代沿海经济发展大战略时期发展起来的,他们对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创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

本来,经过这么二十来年的时间,这些民营企业应该适时转型的,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成技术密集型企业。但是,这样的转型单靠民营企业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民营企业通常规模小,缺乏长远眼光,因此需要政府在其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包括政策方面的优惠和倾斜。然而,这么多年来,政府在协助民营企业转型方面几乎没有作为,所以沿海地区仍然有大量的所谓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

如果经历这么一次经济危机,这些民营企业大面积倒闭,而政府再没有什么作为的话,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希望现在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能引起政府的重视,在宏观调控的时候,要对症下药,适当的采用财政政策倾斜等相关政策,扶持一下民营企业,或者协助民营企业转型。

有人说,政府应该只起到裁判员的角色,这在完全自由市场经济里是正确的,但中国现在不是这样的情况,政府应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