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归档

谈海归,说说归属感

网络上谈海归,海不归热。我看到这篇文字,觉得写得很好。主要是说海归归来后找不到归属感。很多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想,在海外的中国人,包括这个网络上的许多人,在海外,其实有时也是找不到归属感。有时很长时间也不能融入当地社会,所以才有这么多所谓的“爱国贼”,“恨国贼”,“爱党贼”,“恨党贼”,等等。

华人,特别是第一代移民,走到哪里,都把中国(无论是大陆,香港,还是台湾)当成自己的祖国,就算你改变了国籍也是如此。在心灵深处,这就是海外移民的归属感。我想,要真正融入当地社群,至少要从第二代移民开始。

我想,这些海外的华人是中国在海外的财富,非常宝贵的财富。和其他民族相比,我觉得好象只有印度人有这样的归属感。国家应该珍惜这些难能可贵的财富的。

无论你是爱这个国家,还是恨这个国家(通常看到的不是恨这个国家,而是恨这个政府,这个党,所谓恨铁不成钢),你都是以这个国家为你的祖国,为你的归属感。要不然,恐怕连恨也懒得恨了,也不会上这样的网站来了。

然而,当这样的海外移民,一旦成为了海归,那他的归属感又可能变了,因为这么多年在海外形成了一种习惯,不知不觉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原来所认识的人,事,环境,和价值观都统统感到了陌生。有时连语言也感到了陌生。

忽然觉得好象不属于原来曾经属于他的这块土地,往往又想回到海外那块熟悉的土地去。

你看矛盾不矛盾?有的人天生能适应。有的人则比较不那么能适应。尤其是那些在海外呆得久的人,回去后,物是人非了,甚至于物非人也非了,有时是“物是,人是,感觉非了”。

而且,当年移民海外的时候,那时候还年轻,容易适应。在海外生活久了,岁数也大了,老了,再回去,恐怕更加的难以适应了。我想这恐怕是海归,海不归的尴尬。

特转此文,与同道网友分享!

东西方文化差异明显 海归在故乡归属感需培养 (转帖)

海归,一个光鲜的群体。他们学成归来,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先进的学识,与他们随行的还有西方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当他们与东方传统及现实重逢,却遭遇“逆向文化震惊”。曾经了然于心的中国环境与文化突然间变得陌生,东西方价值观在纠结冲突。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他们依然在寻找归属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属于哪片土地?”——成了不少海归在尴尬中的发问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 看星星的人却变了

在南京土生土长的刘蕾,从英国留学归来,却对这座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不习惯了。在国外司空见惯的蓝天白云,在南京却成了翘首以待的奢望;马路上的车多得晃眼,还总和行人抢道,每天走在街上都有提心吊胆的感觉,不像在国外,汽车总是很有风度地礼让行人;最让她受不了的是街坊邻居的喧闹,一楼开了个小店,楼上的在搞装修,习惯晚睡晚起的她每天一大早就被吵醒,她只好每月花2000多元在外租房,有家不能回。

对于国内环境的不适应,是海归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不适,既来自自然环境,也来自社会环境,而后者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往往让海归在人际交往中陷入尴尬的境地。

记者采访海归,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讲中文的时候喜欢夹带英文词。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对此有一句绝妙的讽刺,把海归夹在中文里的英文词比喻成“夹在牙缝儿里的肉屑”。可是,海归王雨绮对记者直喊“冤枉”:“我夹英文词儿可一点都没有‘假洋鬼子’炫耀的意思,实在是习惯了,脱口而出,真要一点儿英文都不夹还很费劲呢,因为要在说话前把脑子里的英文翻成合适的中文,一下子真反应不过来。不过,回国以后发现,不管是客户还是朋友,都不喜欢我说话带英文,我正在努力改掉这个习惯。”精通外语,本是海归的一大优势,没想到,却成了融入本土社会的一大障碍。

只要用心,语言习惯相对来说容易改变,可是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却点点滴滴渗透于言行举止中,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雨绮记得一次和国内朋友聊天,谈到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雨绮说她处理得很好,工作出色,家庭幸福。朋友惊讶地看着她:“你倒是一点都不谦虚啊!”雨绮突然意识到在东方文化里,即使别人夸奖你的时候也应该谦虚地说,“不行不行,还差得远呢”,哪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道理?在美国呆久了,习惯了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忘记了谦虚,也忘记了谦让。西方文化直来直去,觉得自己十分好,一定要说十分,学会推销自己是在美国谋生的前提条件。东方文化则比较含蓄,嘴里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觉得自己十分好也只会说八分,留着二分让对方去猜。雨绮说,这种差异让她在和办公室同事交往时,常常给人不讨喜不合群的感觉,有时还会得罪人。

很多海归回来后发现,高楼多了,马路宽了,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国外,但是国民素质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还显得滞后。“闯红灯、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这些在出国前见着并不会显得大惊小怪的现象,如今看着很不顺眼。”刘沁说,她回国后经常批评妈妈,“你素质真差,为什么总是插队?”妈妈有点委屈:“别人都在插队,我要是老老实实排着,等到什么时候啊?”刘沁是带着孩子回来的,本想等儿子3岁,在国内上幼儿园,可是回来后看到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这么大,邻居小孩的书包整天沉甸甸的,而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个都像小皇帝,只好改变主意,再次“归海”,把儿子带回加拿大。

在国外的时候很想家,回家了,经历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却遭遇“Reverse Cultural Shock”(逆向文化震惊),需要重新适应中国的文化和环境。“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看星星看月亮的人变了,如今这些人又要变为“从前的我”,需要经历“阵痛期”,有些海归选择自我改变,而有些海归则选择重新“归海”。

工作、婚姻在何处 寻寻觅觅中的尴尬与期盼

郑婷,9月刚从英国读完硕士回来,这一个月是她活这么大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做梦都在找工作,昨晚连续3个梦都是关于找工作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为她出国留学,省吃俭用,花了不少钱,父亲60多岁了还在外打工,如今自己学成归来,还要吃爸妈的,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那些亲戚朋友,说起我,都是一副羡慕的表情,以为我们这些海归很光鲜,但他们越这样说,对我这个海待而言压力越大。”好在,郑婷没有好高骛远,这两天在一家留学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月薪3000。“3000元和我心理预期也有距离,但总比赖在家里强。在英国学的是国际新闻,在这家公司根本用不上,骑马找马吧。”这份工作,并没有给郑婷带来欣喜,更多的是压力释放后的解脱和对就业现状的无奈。

除了极少数海外名校的高材生可以进入知名跨国公司享受高薪外,更多的海归其实都像郑婷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海归就业造成了一些压力,但压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市场,更多则来自于海归的心态。很多海归认为自己花大价钱出国镀金就是为了找份高薪工作,往往期望值过高,不考虑低薪酬工作,就业面狭窄;有些海归在国外取得较高学位后,不甘心从基层做起,希望直接从事高层管理工作,往往难以如愿;一些海归不了解中国国情,水土不服,同时没有相关领域的人际关系,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只好辞职重新成为海待。再者,有些海归其实是“差生”,在国内考不上大学,父母就花钱让他(她)到国外三四流大学混个文凭,眼下有些用人单位对这些情况也有所了解,所以有时宁愿用国内大学毕业生,也不用那些徒有虚名的海归。

如果说就业是人人看得见的显性压力,那么婚姻就是难以言说的隐性压力。

薛宁芸,澳洲金融硕士。在澳洲的时候,她在芒特艾萨做银行主管,工作稳定,薪水丰厚,但是这座偏僻小城华人非常少,她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回家睡觉,没有朋友,没有爱情,孤寂如长夜般难捱。于是,她搬到悉尼,心想悉尼华人多一些,可以在那里找一个中国恋人,直到28岁也没找到。她毅然放弃绿卡回国,但两年过去了,如今小薛已经30岁了,还没有意中人。有一次她试着在网上交友,email告诉对方自己的学历和经历之后,对方只回了四个字,高山仰止。她的学历,她的能力,她的独立自主,可能并不是男人想要的。而她想找的男人似乎都成了别人的丈夫。眼看着红颜一天天老去,她悲观地想,或许只能找离婚男人了。

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剩女中,海归占了近五成。虽然海归女事业有成,在婚恋方面的竞争力却不如本土年轻漂亮温柔贤惠的女孩,而有着良好教育背景、聪颖能干的海归女在择偶时的要求并不低,容易出现通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青春就在两难的尴尬中渐渐远去,幸福在何处,寻寻觅觅未可知。

不同价值观的挤压和冲撞 难以获得角色认同

张敏洁比薛宁芸幸运得多。张敏洁留学的最大收获是找到了一个有千万资产的老公,回国做起了全职太太。敏洁父母那个年代的人无法认同这种生活追求,花钱让女儿出国留学,就指望她能有一番作为,没想到她回来却做了个没出息的家庭主妇。早知今日,当初何必花钱漂洋过海去苦读!父母不解,生气,甚至绝望。敏洁无法和父母沟通,一见面就是吵。敏洁只好通过父母的一位老朋友,转告他们:“我很幸福。”敏洁觉得,父母对幸福的理解落伍了,对留学的目的看得太狭隘,“出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谋求一个好的未来吗?而我,通过出国遇到一个爱我的人,他很有钱,让我生活无忧,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我得到想要的人生,有什么不好呢?应该感谢留学为我带来了这一切。”

价值观的差异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抹平的。好在父母与儿女之间,虽然心里存着疙瘩,还有亲情维系。但是在工作中,在社会圈,价值观的差异,有时会让人不知所措,与周围的人与事也有着严重的间离感,难以共处,难以共融。

任君从硅谷回来,在一家跨国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他在美国工作时间的两倍,几个月下来身体严重透支。他很多在外企工作的校友也有同样的感觉,和美国相比,在中国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在中国,人人都抱怨工作压力大,可是人人都争当工作狂(即使效率不高),好像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工作挣钱。而在美国,如果问100个美国人,工作和家庭哪一个更重要?99个会回答,当然是家庭重要,没有特殊情况,下班时间绝对不允许被工作占用。在加班这件事上,也体现了中美价值观差异。美国文化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个人利益第一,企业利益第二,偶尔老板让加班,会很抱歉地对员工说,不好意思让你加班了,做完赶紧回家吧。而亚洲文化,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企业利益第一,个人利益第二,个人服从集体。况且中国文化崇尚坚忍,大家对加班习以为常,没有人因为工作时间长就炒老板鱿鱼。

刘沁和国内同学聚会时,感觉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大家在一起谈的都是如何升官发财,谁买了豪宅,谁买了名车,而在国外,大家谈的多是如何让人生变得有趣,如何充分享受生活;在谈到小孩的教育时,国内同学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名校,上补习班,而国外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随性发展、快乐成长。

像任君、刘沁这样的精英型海归,从来都不是不思进取的人,“可是天天生活于工作狂的包围中,受迫于世俗名利的喧扰,常常有一种失去自我的莫名的失落。”其实,他们是因为受到不同价值观的挤压,无法获得角色认同感,内心时时处于焦虑、失衡的状态。

在海外,总以为自己的中国情结很深很重,自己的中国本色很纯很正;回国后,却发现,自己身上被移植的西化因子如此活跃,以至于与中国情境格格不入。这就是很多海归的尴尬。黄皮肤,东方脸,说着中国话,可是脑子里的思维方式却改弦更张,“我是谁?”成了中国人与世界交融过程中必然的发问。答案在哪里?成了又一个问题。

台湾民主渐入佳境,值得中国大陆借鉴

明年(2012年)又是大选年,很多国家和地方都要换届选举。台湾也不例外,台湾大选已经起跑了。

自从台湾民主化以来,台湾的选举一直给人以乱哄哄的印象。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党派很多,纷纷扰扰,炒作两岸议题,统独议题,闹的不可开交。

可是经过这么几次大选,特别是经过国民党的数次分裂,以及经过陈水扁撕裂族群的八年执政,国民党重新夺回政权,陈水扁贪污坐牢,等等事件,现在的台湾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蓝绿两大阵营。亲民党,台联等小党名义上还存在,但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了。现在的台湾基本上是两党制,即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和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

而且,两个阵营内部的候选人推选也逐渐制度化。特别是绿营,不再把重点放在炒作两岸议题,而把重点放在台湾内部,主要是民生上。从本届大选开始,民进党候选人以“全民调”的结果推选。目前,有两大候选人:前行政院长苏贞昌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还有一位凑热闹的),这就比较正常了。

而这次蓝营的候选人基本上没有疑虑,应该是现任总统马英久寻求连任了。

另外,最近几次立委选举和地方选举也逐渐进入比较正常化了。

我在拙文《看埃及,漫谈两岸三地民主,肯定李登辉贡献》里提到过,台湾的民主化,主要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蒋经国,一个是李登辉。前一位开放了党禁报禁,给了台湾自由;后一位为台湾实现了真正的民主。两位都是功不可没的。

尤其是李登辉,很多人可能恨他,尤其是大陆人,认为他接受的是日本教育,而且觉得他人品不怎么好。但是恨归恨,我觉得应该肯定的还是需要实事求是的肯定。李登辉虽然分裂了国民党,但是也成功把国民党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

李登辉让国民党下野,让民进党上台,对逼迫国民党转型客观上起到了十分关键作用。没有李登辉,台湾的民主进程可能会慢很多,国民党也不可能这么快成功转型,弄不好会是苏联共产党或者俄罗斯共产党的下场。

除此之外,台湾的法治也逐渐正常化,尤其是在陈水扁坐牢的问题上,现任总统马英久坚持不干预的立场。这是了不起的,可喜可贺。我认为这同马所受的美国教育有关。

台湾政坛上有不少受过美国教育的人物,比如李登辉,连战,宋楚瑜,吕秀莲,马英久,吴乃仁,蔡英文,等等。这些也属于所谓的“海归”,不可否认,这些海归对台湾民主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看我们中国大陆,政坛上都是土包子,老一辈有不少是留过苏的,所以他们心灵深处比较亲苏,对苏联的灭亡真是痛彻心肺。

我在《看海归,谈中国人才大战略》一文指出海归们经历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和道德的熏陶,他们的回归,将对中国大陆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和道德等软环境和软实力的建设做出与国内的人所不同的贡献。你看台湾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经过这么多年的两岸互动,两岸关系,中美台三角关系也逐渐稳定下来了。这对台湾内部民主化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胡锦涛和马英久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做的都还是不错的,值得肯定。

我一直觉得,台湾的民主化经验和法治化经验可以给中国大陆参考借鉴。我有一篇文字《政治体制改革与两岸统一》专门谈到过这个问题。

现在中国大陆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制度的缺陷,腐败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了,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了。单靠共产党的内部力量恐怕难以解决问题,而大陆内部的反对力量既不清楚,也不成熟。

台湾和大陆的文化非常的接近,过去的国民党和现在的共产党也十分的接近,都是列宁式的政党。我想只要两岸合作,也许能走出一片春天来。

最近台湾的名嘴邱毅隔海喊话,保护南京的百年老树,得到南京和国台办的有效回应。这虽然只是一件非常小的具体事务。我想,台湾当局在大陆的民主化进程中还是能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特殊的角色的。而且,大陆民主了,对台湾是有利的。

上次发表《政治体制改革与两岸统一》之后,有读者留言,认为台湾帮助大陆民主,是蛇吞象,口气好象十分不屑。其实大陆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觉得别的国家干预自己的民主政治不妥当的话,台湾可是我们自认为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互动,促进大陆民主化进程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今年是苏联解体二十年,体制内的老朽们非常怀念苏联。最近网络上有篇文章《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写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道理说得却不通,颠三倒四,他们既看不到苏联亡党亡国其实是历史的必然,也看不到苏联亡党亡国其实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我想,中共要是不改,恐怕也会步其后尘。

这次两会过后,网络上有篇微博,大意是:总理说中国最大问题是腐败,腐败的根源在制度,所以要政改,不然会亡党亡国;委员长却来个“五不搞”,把政改之路给堵死了;所以这位微博作者得出的两会结论是中国腐败无解,会亡党亡国。

眼下台湾民主渐入佳境,是不是值得大陆借鉴呢?